湖南法治報訊(劉璐)“你好,鄰居,我們是住您同樓層的居民代表,特意在下班時間來串串門,多熟悉熟悉大家的情況,看鄰里之間什么需要幫忙的,可以聯系我。”
3月12日晚上7點多,湘潭市岳塘區寶塔街道云峰社區臻錦園的“居民代表”胡琴正在一戶一戶地敲開她負責的14戶居民家門。
岳塘區寶塔街道云峰社區現有13名工作人員,服務東方名苑、湖湘家園、東方明珠、湘中世紀花園等9個居民小區,6123戶1.5萬余名居民,以及駐地的40余家機關事業單位,日常工作很多時候都是在被動應對,疲于各項基礎工作。
針對如何深入群眾,讓群眾訴求真實傳遞、快速反饋、妥善處理?如何讓政策和信息及時、全面、精準地傳達給每位居民?云峰社區依托“片長、組長、居民代表”機制的建立與實施,打通社區服務居民群眾的“最后一米”,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。
選好“居民代表” 推進服務延伸
“我給你們推薦19樓的婆婆吧,她平時非常的熱心,一定肯做這個代表的,你們放心,我們都會全力支持代表工作的”。在云峰社區探索居民代表聯系服務群眾的過程中,社區居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承擔或相互推薦小區、樓棟里的熱心鄰里。云峰社區依托原有管理模式,將轄區劃分為13個“片”,在片內以100戶左右為基礎,劃分為“組”,再以組內居住鄰近的10-15戶居民推選出1名“居民代表”。按照有能力、有意愿、有時間、有基礎的標準,發揮黨員示范帶頭作用,在全轄區內選出468名政治素質過硬、群眾基礎較好的居民分別擔任片長、組長和居民代表,并對已推選出的人員進行資格審查和公示。近期,這468名代表都已經完成公示并已順利“上崗”。
云峰社區黨總支通過構建“片長、組長、居民代表”組織體系,健全基層治理中的問題“發現、反映、交辦、分流、解決、反饋”工作機制,有效緩解社區人少、事多、壓力大的現狀,破解社區服務難以覆蓋整個轄區居民、滿足每個居民需求的困局。
優化“四員三級”落實敲門暖心
云峰社區在引導居民代表做好“民情聯絡員”“政策宣傳員”“安全防護員”“文明示范員”的同時,優化“片長+組長”“組長+代表”“代表+居民”三級微信工作群,傳達政策要求、收集群眾意見、互通鄰里信息、為民辦事服務、解決鄰里糾紛,做到線上線下聯動,讓社區提供的各項服務更細致入微、居民需求解決更快速、中心工作動員更高效。
上樓入戶、聯系居民時,云峰社區“代表們”統一著裝“你好,鄰居”的藍背心,開展“敲門”行動,通過逐戶走訪了解居民家庭情況和意見建議,打破城市社區“只聞樓棟關門聲、不知隔壁是何人”的尷尬。
△云峰社區居民代表開展“你好,鄰居”敲門行動
“大部分的代表平時工作忙,都是利用晚上或者周末走訪居民,如第三片區5組的組長王哲霖,負責聯系6個居民代表、96戶居民。他白天上班,晚上讓老婆在家帶1歲半的孩子,自己則陪同敲門上戶。”社區黨總支書記畢惠珍介紹道。
爭做“你好鄰居” 開啟自治新局面
云峰社區在“片、組、代表聯動,鄰里守望相助”的行動中,以黨建引領為抓手,發揮直管黨員、在職黨員、離退休黨員作用,在推選的片長、組長、居民代表中,黨員占比分別達到了38%、47%、45%,把黨員作用發揮延伸到樓棟里、鄰里間,推進了黨的工作全面覆蓋,提升了基層治理效能。
△云峰社區居民代表參加志愿活動為鄰居送餃子
“書記,我多年來愛好書法,愿意給云峰社區學院上書法課,不收任何費用。”在敲門過程中,第一片區7組的尚玲瓏小區居民代表張岳龍主動認領了社區學院的公益課程。
云峰社區通過“你好,鄰居”“假期托管”“社區學院”等服務品牌,培育“七彩云峰”志愿服務隊,激活更多服務動能,促進鄰里互幫互助,帶動廣大黨員干部、居民群眾主動參與社區治理,很多像張岳龍這樣有專長、有意愿的人才主動為社區提供志愿服務,共同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,讓居民群眾取得更多幸福感、獲得感。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責編:劉璐
來源:湖南法治報